LED屏企紛紛布局,COB市場前景是否可期?
發布日期:2018-03-19
發布人: 原創
瀏覽次數:4163
2018到了,標志著新一年的開始。同時也標志著行業將進入新一輪的的布局謀劃。2017年的LED顯示市場,小間距讓國內LED行業有了非常明確的方向:以小間距謀求市場擴張,以間距之“小”彰顯企業技術實力。關于LED顯示行業的市場擴張,也以小間距的特性在智慧監控等領域獲得了輝煌的戰績,在商顯市場也有了與LCD一較高下的資本。
在技術上來說,小間距到了P1.0以下,常規SMD的封裝模式,在高成本以及復雜的工藝難度上面臨著巨大壓力,難以維持其高穩定性。盡管目前國內已經有廠商推出0.7和0.8毫米間距的產品,但是這種產品卻并沒有大規模量產和應用,在“市場化”上遇到了極限和天花板。
而對于COB封裝技術而言,直接用封裝代替了“表貼工藝先封裝成燈珠后表貼”的兩步工藝過程。作為更為簡化的工程方法,其在同等應用規模下,特別是面對 “越來越小的”像素點時,其成本變化更為可控。即,如果說P1.5間距產品上,SMD表貼還可以靠價格優勢說話,那么在P1.0及其以下間距的產品上,SMD表貼比較COB的成本優勢就會逆轉。這是整個工程環節簡化,以及芯片級直接大規模封裝LED晶體帶來的優勢。
就如今國內的幾家COB企業來說,以希達、雷曼、艾比森幾家的COB產品較具有代表性。
希達電子作為行業首創的COB產品專業制造商,其COB小間距產品擁有達IP54超強防護等級水準,改變傳統顯示屏燈珠易碎、清潔維護困難的現狀,輔之以近百萬分之一的像素失控率,詮釋了COB產品在散熱、防護等方面的優勢,其推出WTV系列制式屏基于其WS系列COB顯示產品,采用了主流的16:9比例,可輕松實現2K、4K、8K分辨率,屏幕尺寸覆蓋97英寸到138英寸,畫面亮色度一致性高、柔和、無拼縫,產品可靠性高,結構精致美觀,是行業內第一款可集成3D顯示功能和觸摸控制功能的制式屏產品,可應用于教育、醫療、高端商務會議等領域。
而于近日,雷曼也發布了第三代COB產品——M系列COB高清顯示面板產品,包括M1.9、M1.5、M1.2三款產品,作為業界首創的雷曼第三代COB小間距顯示技術,使得LED顯示面板具有更高的防護性能(防震、防撞、防潮、防塵、證明防水),更高的可靠性(極低的開箱壞點率、超長的無故障使用時間),更高的對比度,更加出色的畫質,更加靈活快捷的拼接方式以及更高的環境適應性,可廣泛應用于監控中心、指揮中心、會議和商用顯示等各類室內顯示,
對于艾比森來說,其在ISLE上同時也展示出了全球首款可應用于租賃市場的COB產品,我們的COB產品在荷蘭ISE展就得到了很多歐美客戶額認可,在顯示效果、平整度、抗擊打能力等方面經過了大量實驗測試以及相關認證,才推出了這樣一款可以大面積商用的場景的COB產品。
除此之外,索尼、威創、三星、達科也紛紛在不同場合展示出了其COB產品,見證了其在舞臺租賃、商顯、會議、指揮控制中心等廣泛的應用。自高端市場起家領跑LED行業,COB市場是否會如同小間距一般迅速火爆。顯然,技術彰顯的驅動并不足以支撐一個產業的崛起,其更重要之處還是在于應用場景的突圍與攻城略地。
不可忽視的是,小間距產品的應用市場對于原有LED市場的拓展主要仍舊在于智慧監控、會議等室內大屏市場。對于新市場的拓展,對于商用市場,仍舊僅僅屬于試水階段。COB能否憑借其他優勢強攻LCD的部分商用市場?依舊玄之又玄。然而,對于小間距的部分P1.0以下的市場以及原有的DLP拼接市場,COB卻有著可以與之一戰的絕對優勢。2018,傳統小間距、COB、LCD之間的市場相互爭鋒仍將繼續,而COB的一輪爆發或將來臨。